当前位置:启明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生活中学习生活(全文)

生活中学习生活(全文)

时间:2022-08-13 08:15:02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学习生活(全文),供大家参考。

生活中学习生活(全文)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一.

 学校及活动背景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是一所 1992 年创办的新校。

 学校占地面积 28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28000 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 118 名, 学生 1887 名。

 1996 年, 在办学短短的四年中, 东洲小学一跃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东洲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年轻是一种优势, 因为没有传统的包袱, 没有陈旧的羁绊。早在办学伊始学校就确立了“追求卓越” 的东小精神。

 几年的课程改革创新实践, 让年轻的东小走上了学校发展的快车道, 成就了今天突飞猛进的良好态势。

 东洲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 人称“金三角上小浦东” 的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周围有广阔的田野, 林立的工厂, 新村、 部队、 机关、 商场分布在学校周围,社区资源十分丰富。

 学校内部面积大, 校园美, 校园内那碧绿的草坪、 盛开的鲜花交相辉映;嶙峋的假山、 蜿蜒的紫藤意趣盎然。

 还有独巨匠心的“东半球、 西半球” 更为师生创造了充满人为关怀的校园文化。

 1998 年,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东洲小学加大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改革力度。在研究中他们发现, 自然、 社会、 劳动等学科中, 内容重叠、 交叉的现象严重, 耗时多, 效率低; 更严重的是学生在教室里学劳动、 学自然, 老师在教室里讲社会、 讲环境, 这种教学形式排斥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 脱离了丰富的、 现实的、 感性的生活, 失去了与生活世界全面的、 完整的联系。

 这种结果, 与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 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有关。

 自然、 社会等学科内容应纳入生活教育的总的框架内进行统整, 必须重新构建起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

 必须改革传统学校在资源贫乏的狭隘空间(教室)中, 在按年龄划分的固定群体中, 在人为切分的时间单元(按课表安排学科教学)

 中, 在单向传授式的师生关系中, 主要依靠书本、 黑板、 粉笔, 以批量、 划一方式“生产” 人的仿工厂作业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筹建和更为丰富的真实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突破时空局限的网上资源的开发, 充分体现“始于课堂, 走出课堂, 融入自然与社会” 的教育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1999 年, 成了东洲小学的课程改革年。

 经海门市教育局批准,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学科课程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均由原先的 40 分钟缩短为 35分钟, 每周课时总量比原规定有了增加, 这样每周增设了 2—3 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在当时看来很新鲜的名词正式走入了东洲小学的课表。

 1999 年初, 东洲小学在长江边建设了以“人与自然、 人与生活和谐发展”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地球村”。

 租用海门长江水厂土地 15 亩, 池塘 15 亩, 同时充分利用长江水厂和它附近的千亩水产品养殖基地、 大棚蔬菜基地、 民兵训练基地等丰富的资源, 从整体上整合一切可被利用 的社会资源, 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广阔时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打破年级, 跨越学科, 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文化, 让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 主动参与实践性活动。

 2000年, 编印了第一本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地球村”》。

 同时, 许新海校长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 专设课题“小学现代生活教育实验研究” 被正式批准,并获得了专项经费。

 于是, 东洲小学以生活为根基, 继续大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20 世纪末,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当综合实践活动这一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暂新的课程形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 东小人并不感到陌生。

 因为在这项开创性的实验研究中他们有了较多的实践体会,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有了一些感性上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

 2001 年, 在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 《今日生活》,分生活与社会、 生活与自我、 生活与科技、 生活与艺术四大板块。

 人民教育出版社很关注这

 一研究成果, 2002 年 6 月正式出版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参考用书《今日生活》, 从而使学校的课程改革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二.

 课程设计方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 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

 这只是主要内容, 并不是这门课程内容的全部 。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统整性极为明显的课程, 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的需求、 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 实践性知识为基础, 它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 要紧密结合现代生活, 利用当今工农业科学技术, 使其集教育性、 科学性 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 熔观察、 实践、 学习于一炉, 展开多方面的联系。

 渗透自然、 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 艺术、 历史、 地理、 环境、 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强化学科课程中所缺乏的生活教育、 环境教育、 人口教育、 科技与社会教育、 心理与健康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等内容。

 坚持体现以人类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 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 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符合学生发展要求。

  东洲小学在刚开始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特别是雏鹰争章达标的内容), 对以前的活动课程、 少先队活动、 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 艺术节等)

 等进行统整, 同时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提出大量感兴趣的课题, 使其课程化。

 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 逐步形成了基于“生活”的系统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它是由生活与社会、 生活与自我、 生活与科技 生活与艺术四大板块构筑的具体的内容体系, 使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得以在生活的范畴里、 在实践中以融合的形态呈现。

  《今日生活》 课程内容概要

  内 容 年级 单元 生活与社会 生活与自 我 生活与科技 生活与艺术 一

 1. 让我们交朋友 2. 我们的校园 3. 人人争当班级小主人。

 1. 我上学了

 2. 我要戴红领巾啦3.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1. 笔的海洋 2. 玩水 3. 制作不倒娃娃 1. 我是故事大王 2. 叶趣 3. 卡拉 OK 大家唱

 二 1. 美化我们的教室2. 比比谁会购物 3. 手拉手, 扶弱助残献真情 1. 我的小天地 2. 我会保护自 己 3. 我是小小营养师1. 防烫的科学 2. 我是小小饲养员

 3. 制作“航天飞机”

 1. 儿歌表演2. 麦秆造型3. 红领巾迪斯科 三

 1. 采访城市美容师2. 爸爸妈妈贡献大3. 关心帮助老年人1.

 学当小主人 2.

 学会休息 3.

 让我露一手 1.

 生活妙点子—新型肥皂 2.

 化腐朽为神奇 3.

 学做小小发明家 1.

 漫画人物2.

 用 纸制作工艺品 3.

 制作贺卡

  四 1.

 我是社区小主人 2.

 逛书店 3.

 郊游 1.

 第一次 2.

 读书乐 3.

 认识自 己 1.

 自 制饮料 2.

 合理安排时间 3.

 小小气象站 1.

 抓好美好的瞬间 2.

 学陶艺 3.

 迎元旦化装晚会

 五 1.

 小主人访改革者 2.

 了 解地方人民政府 3.

 走进军营 1.

 笑比哭好 2.

 我的藏书 3.

 家庭“小医生”1.

 学会正确使用 家用电器 2.

 制作电磁小玩具 3.

 环保, 从身边做起 1.

 剪纸艺术2.

 设计 3.

 插花技艺 六 1.

 走进食文化 2.

 美食家 3.

 保险 1.

 走进青春期 2.

 成功畅想曲 3.

 毕业前夕

 1.

 新颖车模 2.

 万花筒 3.

 网上小报 1.

 茶文化 2.

 我们演演课本剧 3.

 让我们穿着更得体 以上内容的开发是根据《纲要》 中规定的四大领域, 由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索的四大具体内容来构筑, 再通过四条线索来展开的, 这就生成了具有校本特色、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体系。

 三.

 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东洲小学校长许新海这样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习化的课程, 而不是教学的课程; 一种学习领域, 而不是学科领域; 一种活动领域, 而不是知识领域; 它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互动来完成, 而不仅仅是师生互动。

 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以实践为主要环节、 以综合为重要特征, 与学生自身生活、 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 具有综合性、实践性、 活动性、 开放性、 自主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课程的综合化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 今后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将以综合课程为主。

 东洲小学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 又不同于以结构化、 知识化为主的综合课程, 也不同于学科化的实践课程。

 而是对以前综合课程的突破, 也是对实践课程的升华, 更是对活动课程的发展。

 东洲小学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合科的、 生活的、 功能化的课程。

 它强调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注重能力的发展, 特别是生活能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 是以“问题” 为核心的课程,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知识向应用、 科学向生活转化的中介靠实践。“实践就是一种中介物”(黑格尔语), 是联结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中介物, 是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 学科内容向生活经验实现转化的中介物。

 只有向实践汇合, 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 理论到实际、 接受到创造、 学习与生活的沟通。

 综合是指向实践的, 实践的本质也是综合的。

 学校倡导以全面育人为宗旨, 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 并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卷入其中, 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 改变自己并完善自己, 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 最终成为创造性生活的主体。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进行的现代生活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应有的生活能力,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人生观念, 使学习时间由青少年延伸到人的整个一生, 使学习场所由学校发展为整个社会, 使学习成为学生维持生计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 根据可以预见的未来生活图景, 指引学生的生活方向, 全面培养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 使儿童能够迎接未来, 驾驭未来, 创造未来。

 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决不在于灌输和传授多少知识给学生, 而主要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 社会、 自我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 劳动技术、 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 观察分析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于调查的方法, 信息资料的收集、 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 实验验证的方法, 使学生具有爱心和社会的责任感, 养成合作、 分享、 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以使学生生动、活泼、 主动地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涉及了多元的发展领域, 而其中态度、 情感、 技能的发展尤为突出。

 东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分阶段目标内容如下:

 一至二年级

  帮助学生认识校园环境, 懂得保持环境卫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认识自我, 做生活的小能人,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与人相处, 养成理解、 关心、 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认识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会简单的小制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简单的童话剧、 课本剧的模仿性表演,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美好情感。

 三至四年级

  通过了解、 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 教育学生关心社会, 奉献爱心。

 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

 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 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 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制造,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 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通过创编节目、 模拟表演,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五至六年级

  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评价他人, 学会如何独处, 合理安排闲暇时间。

 了解一些性别差异的知识, 男女同学正常相处。

 通过访问、 调查改革者, 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成就。

 渗透环保意识, 知道环保应从自己身边做起, 让学生关注地球, 关注宇宙。

 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小科技问题, 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 并进行小发明、 小创造,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

 学会有关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利用网络收集、 整理、 应用信息。

 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 表演, 让学生感受艺术美, 创造艺术美。

 学校认为, 让学生“学会生活”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目标。

 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让他们了解生活、 热爱生活, 引导他们接受生活的规范, 获得生活的经验、 能力与智慧。

 在帮助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同时, 培养他们创造新生活的能力, 既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文明人, 努力追求生活的意义, 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生活理想, 并为之终身奋斗。

 一方面教给学生谋生的手段, 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 另一方面教给他们享受生活的正确方法,获得创造精神生活的基本技能。

 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主体价值的同时, 帮助他们认识环境,教育他们保护环境, 确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肩负起对家庭、 社会、 ...

推荐访问: 生活中学习生活 生活中 全文 学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