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启明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红色文化【精选推荐】

红色文化【精选推荐】

时间:2022-08-18 11:25:03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文化【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红色文化【精选推荐】

 

 红 色 文 化 一、 概念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红色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根据文化形态学的理论, 可分为:

 物化文化层, 表现为遗物、 遗迹、 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碑、 纪念馆、 纪念堂等纪念场所; 制度文化层, 包括各种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和社会制度, 具体体现在各种决议、 规定、 命令等政策与法规中; 精神文化层, 包括革命精神、 革命文艺等。

 而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结构的核心层次, 它“是国家经济、 政治的反映, 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同时又具有重大的价值导向、 思想阐释、 道德规范及平衡社会等作用。

 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

  二、 价值

 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问题, 就是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意义问题。

 过去, 对这个问题的说明, 一是较多地从政治上强调它的社会意义、 社会作用; 二是较多地运用一些直观的感性的经验来作论证, 这种解释停留在事实认识层面和经验形态上, 理论的深度不够。

 因此,从价值哲学的高度来揭示、 升华红色文化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能够帮助人们科学地、 全面地、 深刻地认清红色文化教育的真正价值。

 就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而言, 总的来说是指具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的价值。

 具体来说, 又可以从政治价值、 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生态价值、 管理价值等方面做深入探讨。

 一、 红色文化教育的政治价值

  红色文化教育的政治价值在红色文化教育价值中居于首位。

 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史, 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红色文化教育的政治价值, 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 引导政治行为、 造就政治人才、 和谐政治关系、 推动政治稳定、 促进政治发展等作用。

 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红色文化教育的政治价值,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研究和理解:

 一是社会精神生产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

 “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还证明了什么呢?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这就是说, 中国共产党要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就能够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来控制思想上层建筑, 调节社会精神生产, 引导公众舆论方向, 净化社会精神领域, 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服从和服务于物质生产, 为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 二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价值。

 红色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传播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另一方面又要反馈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倾听群众的呼声, 使之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

 红色文化教育在这种社会交往活动中, 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政治稳定, 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贡献; 三是政治关系再生产的价值。

 这一价值主要是通过引导受教育者, 尤其是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 达到政治角色

 的认同而实现的。

 红色文化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 逐渐学会从价值标准、 行为规范、 政治态度、 理想信念等方面用社会主导的政治标准来衡量、 约束自己, 内化为自己的政治态度、 政治情感, 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 扮演该政治体系的政治角色, 使自己成为该政治体系的支持者、 维护者。

 二、 红色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

  对于红色文化教育有无经济价值, 即能否产生促进经济发展、 满足人们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效应, 存在争议。

 持否定观点者主要是认为红色文化教育属精神性生产, 不可能产生价值; 或认为红色文化教育只能通过政治为中介对生产力发生作用, 而不是真正或直接意义上的作用。

 实际上, 红色文化教育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 精神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

 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 从宏观层面看, 它可以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经济文化、 经济道德、 经济思想, 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经济行为; 从微观层面看, 红色文化教育以现代意识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 使其树立主体意识、 竞争意识、 科技意识、 时间观念、 效益观念等, 从而使人们以先进意识支配其经济行为,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直接发挥推动作用。

 从本质上看, 红色文化教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它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其它素质, 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形成经济价值的。

 可见, 发展生产力少不了红色文化教育; 红色文化教育也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来讲,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和把握:

 一是红色文化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保证方向的价值。

 在我国, 红色文化教育是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发展、 防止迷失方向的保证, 是使市场经济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相结合, 使市场经济沿着正确轨道有序运行而防止走向邪路的重要保证;二是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

 红色文化教育通过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创造性, 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提高人们改革的自觉性, 引导人们投入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意识, 提高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自觉性, 从而钻研和运用现代科技去提高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三是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有利于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的价值。

 红色文化教育所营造的有利于经济快速、 协调、 持续、 健康发展的环境, 主要是先进健康的舆论环境、 诚信互利的道德环境和安定祥和的社会心理环境。

 通过红色文化教育, 使人们从片面的、 狭隘的、 短期发展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代之以全面的系统的发展观, 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指导。

 三、 红色文化教育的文化价值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政治法律思想、 哲学、 道德、 艺术、 宗教等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文化就是人化、人的本质对象化。

 无论从广义或狭义上看, 任何时代的文化, 其核心

 都是一定的价值观, 因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红色文化也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一部分。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前提。

 红色文化中蕴涵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实事求是、 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 敬业、 奉献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等, 无论是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 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 它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因素。

 因而, 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总是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

 特别是,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 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红色文化教育丰富和发展主流文化的价值显得尤其突出。

 红色文化教育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文化传承功能。

 红色文化教育过程就是一定的政治文化、 道德文化的传播、 继承的过程, 这种传承过程不是单向的灌注, 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

 这种文化传承过程也不是既有文化的不断重复, 而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发展既有新的东西的增加, 又有对旧文化的改造、 对陈旧观念的摒弃。

 二是具有文化渗透、 创造功能。

 红色文化教育总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渗透到各种文化中去, 弘扬社会主流文化, 引导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社区文化、 村镇文化、 军营文化、 家庭文化等亚文化的发展方向, 调节社会文化冲突, 创造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的良好氛围,并自觉吸收各种亚文化中的合理、 有益成分, 促进主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四、 红色文化教育的管理价值

  红色文化教育不仅具有教化的功能, 而且它还能够丰富现代管理的人文取向, 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红色文化教育的管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人文精神, 为现代管理提供广博深厚的文化价值依托, 有利于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开发新的资源和潜能。

 红色文化教育作为人文精神传播和教化的手段, 是使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它有利于克服纯技术的显性管理的片面性, 深入洞察组织行为、生产行为背后深层的隐性文化因素, 为现代管理者打开人文视界, 确立个性化的管理文化理念, 促使经济腾飞; 二是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由于红色文化教育为人们提供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 可以铸就人们的创新和艰苦奋斗精神, 有利于人们在价值信念上达成共识, 从而有利于规避人际摩擦、 减少组织内耗, 有利于减少人际合作中的“摩擦费用”、 减少规则执行和产权运用的费用; 三是有利于实现效率与情感的平衡, 落实人本管理原则。

 红色文化教育利用其很强的可信度和更具人性化的优势, 形成人性化的工作原则, 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从而成为实现效率逻辑与情感逻辑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成为落实人本管理原则的方法论基础。

 五、 红色文化教育的生态价值

  继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之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个概念:

 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人类创造

 活动及其成果相对于生态环境的进步程度。

 按照生态文明观念, 资金、技术不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惟一钥匙, 道德文明的力量最终能够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将其纳入道德与文明规范及评价体系。

 这就要求人们从生态知识过渡到信念, 即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 培养人对自然的文明程度, 自觉地反省自身的道德观念, 寻找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文明准则, 以强烈的责任感承担生态义务。

 未来的教育将日益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教育, 为社会培养大批新型的“理性生态人”。所谓“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 它基于对传统“经济人”概念的批判, 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 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环境保护意识。

 理性生态人理念的最终成型则有赖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可,有赖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物质层面渗透到整个文化层面,并进入人文的视野之中。

 塑造“理性生态人”, 德育是关键。

 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新视角, 正在全国各地有效开展。

 如紧扣“政治、 文化、 经济三大工程”的红色旅游的开展, 使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 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 同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红色文化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指红色文化教育要对人们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 能够使人们正确认识人在生态环境系统中的地位, 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 从而树立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一,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

 强烈的生态意识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各

 种生态危机的思想基础。

 红色文化教育应该纠正人们的“人类中心观”的思想观念,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了 解人类只是自然大家庭一名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只能是和睦共处,爱护与关心; 第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

 红色文化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良心、 道德信念,使生态的责任感深入人的心灵并与道德责任感融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人们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操;第三, 帮助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通过红色文化教育, 人们的精神文明层次不断得到提升,使他们能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克服自我的短视, 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抛开既得利益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 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 持续发展, 从而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引导人们形成和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总之, 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 正确选择、 调节自己的行为, 从而最终打造民族复兴的生态美德基础。

 三、 措施 今天, 红色文化中的“每一件珍贵文物、 每一处革命遗址、 每一个革命事件、 每一种革命精神, 都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都在以不容置疑的证据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 依靠群众、 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境界。

 ”根据实际情况, 我校将红色经典教育开发为校本课程。

 其中红色歌曲、经典诵读为每个年级必选内容, 另外根据每个年级的实际情况, 三年级增加革命故事, 四年级增加剪纸, 五年级增加小品相声, 六年级增

 加读红色书籍, 观红色电影内容。

 个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动, 最大限度的开发教材深度, 使学生更深刻了解历史, 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增强爱祖国、 爱家乡的意识, 从而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

推荐访问: 红色文化 红色 精选 推荐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