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启明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黄河流域发展思路5篇

黄河流域发展思路5篇

时间:2023-04-30 16:55:04 浏览次数:

篇一:黄河流域发展思路

  

篇二:黄河流域发展思路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水利的相关思路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重要的经济地带,具有很高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黄河长久安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内陆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引导高质量转型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水利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上游局部地区天然草地退化严重,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甘南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草地出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促使中下游河床增高,河槽淤积萎缩,河道形态恶化,主槽过流能力下降。下游区域人口密集,河道湿地开垦种植现象较多,湿地面积、水鸟栖息地等日益减少,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萎缩,生态功能急剧下降。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的难题

  2.1环境污染治理任务极为繁重和艰巨

  黄河流域被称为“能源流域”,在国家“5+1”能源基地发展总体布局中涉及三个能源基地,以“两高一资”主导的工业结构和排放特点,加大了该地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难度。黄河流域煤化工行业约占全国煤化工企业数量的80%,受煤炭供需关系的影响,煤化工企业主要集聚在山西、陕西、宁

  夏和内蒙古等煤炭大省,污染集中、风险集中,沿河分布的特征依然存在,黄河干流及支流水质断面与风险企业交织分布。汾渭平原集中分布了焦炭、电解铝等行业,导致中下游超标城市多,超标幅度大,重污染天气频发。黄河上游白银东大沟流域,中游河南省三门峡、济源、洛阳等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现象,一些灌区土壤环境风险较高。

  2.2亟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和节约利用

  黄河流域农业用水仍然占黄河用水总量的80%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先进水平。2013—2017年,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之比是全国的1.1倍,是长江流域的1.4倍。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黄河流域用水管理与用水技术仍相对落后,部分灌区渠系老化失修、工程配套较差,灌区大水漫灌、浪费水现象严重。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经济杠杆的有效调节,“大锅水”的分配格局依然存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还没有建立,水价无法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进一步完善节水制度标准,健全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推进跨行政区域江河水量分配,明确重要河流耗用水总量和重要控制断面流量控制指标。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节约农业用水,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现代节水型农业体系。加快节水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进能源、化工、建材等高耗水产业节水增效。提高工业用水超定额水价,倒逼高耗水项目和产业有序退出。

  3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策略

  3.1突出城市群都市圈的核心引领作用

  城市群与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人口、产业、经济的主要载体。要发挥比较优势,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黄河上游的兰西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应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传统动能改造升级和培育新动能上迈出更大步伐,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推动人口、产业向中心城市和县城集聚。中游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强化大都市区引领和

  中心城市带动,打造体制机制较为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发展区域,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核心。下游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担负着引领整个黄河流域发展的重任,将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黄河流域龙头城市群、我国北方重要开放门户。

  3.2转型发展和动能转换成为关键环节

  黄河流域的经济转型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流域内农业、能源、化工、冶金等产业长期超采和低效用水,造成黄河流域用水总量负荷过大,黄河中上游流域内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普遍超标。黄河流域多以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化工倾向,主导产业高耗能、高耗水、排污量大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资源消耗型产业布局,严格控制流域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提高能源化工行业清洁化生产水平,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及新型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等,对农业、能源等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为黄河流域现代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流域特殊自然、生态资源,重点发展畜牧业、设施农业、冷凉蔬菜、葡萄与葡萄酒等优势产业集群,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区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绿色农业、环保设备与材料研发制造,促进清洁能源、环境服务、绿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成长,为黄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创造新的动力源。

  3.3完善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

  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全流域、上下游、多省区、多城市、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调整,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好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关系,从国家战略全局中,在全国生态体系中,在黄河流域治理中,谋求协同的保护与发展,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因此,要完善生态保护的约束机制,同时,建立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要通过总量和强度等指标进行严格管控,同时,通过价格等

  市場机制进行有效引导;要建立合作体制,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健全补偿机制,让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得到合理回报。

  3.3.1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

  加强全流域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流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升生态环境应急响应处置能力。鼓励地方以水量、水质为补偿依据,完善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黄河流域水权交易机制,组建黄河流域水权交易中心。支持地方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计量,逐步推进综合生态补偿标准化、实用化、市场化。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差别化阶梯化电价政策,深入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科学确定再生水价格。

  3.3.2探索建立绿色发展基金

  引导各方面资本进入基金,基金实施第三方独立运营,重点支持上中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整合黄河流域省、市、县的优质土地资源和政府资产,以央企以及省级平台公司为核心,组建基础设施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承担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职能。完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包括GDP分成、税收分成、建设运营成本分担等,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激发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互利共赢。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包括“飞地经济”模式、特殊经济合作区、科创走廊等,促进黄河沿线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合作。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张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设计及其支撑体系构建[J].改革,2019(10):26-34.

篇三:黄河流域发展思路

  

  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

  摘要: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黄河泥沙举世闻名,水沙异源,历史上黄河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流域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水土保持措施逐步增效等人类活动进一步导致黄河流域水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异,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障难度加剧。黄河水安全不仅关系到治黄方略、水资源配置格局与重大水利工程布局,而且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探讨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十分必要。

  关键词:水安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黄河;

  1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1.1水资源总量不足是重要瓶颈。

  1956—2016年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天然径流量为490.0亿m3,相比1919—1975年系列的580.0亿m3径流量减少了15.5%,相比1956—2000年系列的534.8亿m3径流量减少了8.4%,黄河近些年水资源量减少明显。黄河流域2016年用水量相比1980年用水量增加了19.8%,农业用水效率不高,一般工业仍有节水空间,生活、农业、工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情况严重,部分河道生态流量难以保障,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依旧突出。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未来黄河河川径流量仍可能出现持续性减少,黄河缺水引起的流域水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1.2水土流失严重与水生态环境脆弱是重要疾患。

  黄河流域分布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四大沙漠,流域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疏、降雨集中、侵蚀模数高,是黄河中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

  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2019年黄河流域尚有约50%的水土流失面积未得到有效治理,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还未消除,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与1980年相比,2006年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减小了16%;黄河鱼类从20世纪80年代的125种减少到2018年的47种,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根据黄河流域2019年水质状况评价结果可知,流域137个断面中Ⅳ类~劣Ⅴ类水质占比为29.9%,其中:干流31个断面中Ⅳ类和Ⅴ类水质占比分别为3.63%和1.39%,其余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主要支流106个断面中Ⅳ类~劣Ⅴ类水质占比为37.1%。可以看出,黄河流域水环境情势严峻,水质型缺水问题依旧存在。

  1.3干支流水资源调控与区域供水工程不完善是重要缺陷。

  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7—10月),该时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5%以上;用水量主要集中在非汛期,占全年用水量的60%以上。黄河兰州断面以下径流量不足全河的35%,而人口和GDP分别占黄河流域的92%和95%,流域水资源分布与高质量发展布局需求不相匹配。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库综合调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流域供水、生态、调沙、防洪、防凌、发电等多目标需求。黄河现有的水资源配置工程难以满足流域内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呼包鄂榆经济区、太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地区的高速发展要求,且宁夏、甘肃、陕西等部分地区供水设施无法保障流域贫困地区的用水需求。

  1.4流域协同管理能力薄弱是重要困难。

  黄河上中下游、左右岸、不同区间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九龙治水”问题,流域省(区)间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黄河流域缺乏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法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有所缺失。同时,流域水沙监测预报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水生态监测基础薄弱,地表水、地下水引退水监测能力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2.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

  以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为主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协同配合,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利用、水生态

  水环境保护修复、河势控制与河道治理、流域综合管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系统治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水安全保障。

  2.1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系统治理、系统管控的战略规划。通过战略性规划,充分考虑流域上中下游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以资源环境及生态安全的承载能力为抓手,实现黄河流域“源头-湖库-岸线-城市群-河口”陆海统筹和科学管控,以及流域重点生态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

  2.2科学制定黄河流域“十四五”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适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八七”分水方案调整方案,为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水安全保障提供支撑。同时,从流域综合规划和系统治理角度出发,基于黄河自身特色,从“全国一盘棋”层面上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3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与支撑。加强对黄河流域“水-土-气-生-经济-社会”多元复合系统的过程观测、机理认识与科技创新,积极探索生态水文学及生态经济学等新理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推动建设黄河流域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根据黄河流域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以黄河流域为模拟区,基于水循环原理,依托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开发“黄河模拟器”,实现流域自然-社会系统要素评价、预警、决策的全过程模拟。

  2.4积极探索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制度创新。以有效和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为重要手段,从中央层面、流域层面、民间社会层面入手,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调控措施,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同时,探索黄河源区经济性生态建设模式,以生态红线为约束,科学规划发展源区生态林业、草业及旅游业。

  2.5深入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以黄河多流路入海线路规划完善河口三角洲整体生态保护修复格局,以淡水资源配置和水系连通规划优化河口

  区水土资源格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规划维护河口区生物群落格局,以科学监管和生态补偿规划建立河口区保护修复长效机制。

  2.6积极推进黄河流域水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法制建设。推动国家层面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建设符合黄河流域特点、适用于各省(区)既有协调又能够统一行动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和强化多部门参与的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管控机制,有效推动黄河流域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

  3.结语

  优化黄河水安全保护治理路径、有效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是“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标的重要基础。经过努力,黄河流域在防洪减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流域协同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黄河正在成为世界大江大河治理的新典。

  参考文献

  [1]张金良,练继建,张远生,等.黄河水沙关系协调度与骨干水库的调节作用[J].水利学报,2020,51(8):897-905.

  [2]夏军.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人民黄河,2019,41(10):157.

  [3]肖风劲,徐雨晴,黄大鹏,等.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影响及适应对策[J].人民黄河,2021,43(1):10-14,52.

  [4]陈俊旭,夏军,洪思,等.水资源关键脆弱性辨识及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J].人民黄河,2013,35(9):24-26.

篇四:黄河流域发展思路

  

  18任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及顶层设计思考文章编号:1006—2610(2021)01—0018—0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及顶层设计思考任苇(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摘

  要:文章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精神,即“一套理念、一个方法论、一个实践

  论”,以此为岀发点和指导思想,提岀在顶层设计中应避免岀现各部委“五龙治水”的割裂,并应重视以产业引领实

  现可持续的建议,同时阐述了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对黄河文化精神进行了诠释,希望对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有所帮助。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中图分类号:XA321文献标志码:A

  DOI:

  10.

  3969/j.

  issn.

  1006-2610.

  2021.

  01.

  006Interpret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op-Level

  Design

  ThinkingREN

  Wei(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Xi"an

  710065,China)Abstract: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strategic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

  e.

  “a

  set

  of

  concepts,

  a

  methodology,

  and

  a

  theory

  of

  practice".

  Taking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uiding

  ideology,

  it

  is

  pro-posed

  that

  unclear

  responsibility

  division

  among

  the

  ministries

  should

  be

  avoided

  i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sustainabl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leading

  of

  industry.

  Meanwhile,

  it

  expounds

  the

  cultural

  pattern

  of

  the

  ""Three

  Axes

  and

  Two

  Circles"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interprets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Yellow

  Riv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op-level

  desig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Key

  words:

  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op-level

  design前

  言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

  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习总书记的科学战略,可以概括为“一套理念、表重要讲话,第1次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一个方法论、一个实践论”,一套理念就是“坚持绿

  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1]。如何把握这一重大

  战略决策的理论背景,做到系统策划、有的放矢、重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这两个坚持核心是一致的,“生态优先”就是

  点突出,本文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战略的顶

  层设计思路,提出部分策略建议,以期有所帮助。“绿水青山”的要求,“绿色发展”是发展“金山银

  山”的约束条件,就是要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

  收稿日期:2020-05-11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方法,笔者认为就是要通过科学

  作者简介:任苇(1974-),男,陕西省礼泉县人,正高级工程师,

  分析人类对水的物质、精神不同需求以及人水和谐

  的高度,从水量、水质两个方面的矛盾出发,解决汛

  主要从事水工设计工作.

  西北水电?2021年?第1期期水量太多的洪涝问题、总体水资源短缺的量少问

  19方面,水量不足时产生水资源时空短缺问题,水量过

  大即洪涝灾害问题,由于人类活动造成了流域水质

  题,以及水质污染、水文化挖掘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等问题,“量水”就是要分析水的各个方面,做到研

  究、决策,达到“知行合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战略方法论见图1o污染问题;

  而从精神需求来看,目前黄河流域水文化

  普遍存在千景一面、碎片开发的问题。其次,自然环

  境、物种生存进一步提出了“人水和谐”的要求。从我国黄河流域管理体制来看,水量调度管理

  职能在水利部下属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

  会专门成立了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多年来在黄河流域水量

  调配、水沙调节、堤岸治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丰富经

  验,研究方向更专注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方面。

  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保护修复等工作职能

  属于生态环境部黄河局,重点在分区分类水污染防

  治、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管等方面。

  岸线管控

  等空间管控职能在自然资源部,并承担上下游重点

  图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方法论图湿地、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

  实践论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提出了在战

  防治、生态补偿机制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

  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陷入“五龙

  略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分别从区域

  治水”、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2],必须发挥近年来提

  和流域两个角度提出空间实施原则;时间轴上,要求

  近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远期要

  出的“河长制”的作用,把“水资源、水安全、水污染、水文化、水生态”和岸线空间管控统一在河长的领

  “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满

  导下,建立各部位统一协调、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各

  部委在制定各自目标治理措施时出现重复、矛盾的足“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质需求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需求,

  问题。同时,黄河治理开发与流域生态保护按行政

  区域由相关省、自治区联合协同进行,为确保工作持

  续推进,必须在河长制基础上协调好区域、流域关

  系,建立行之有效的省、自治区联席会议制

  度[3],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另外,笔者建议

  注意以下问题: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

  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践论见图

  2。(1)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充分依托5G、GIS信息系统、物联网等先进平台技术,“一

  张图绘到底”。(2)

  顶层设计可持续

  衔接好过去、现在、未来。重点依托黄河已建梯级,思考

  其在调水调沙、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如何做

  图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践论图好鱼类保护,以及如何与后续南水北调工程

  2战略顶层设计中的几点思考2.

  1开展河长领导、多部委协同的顶层设计衔接等问题;规划待建的黑山峡河段枢纽如何实现防洪、调水调沙、发电、鱼类保护等多目标功

  能。(3)辩证分析。既要研究政策、建设工程的必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重点

  国家战略,需要开展系统的顶层设计。总体来讲,人

  类对黄河流域水的物质性需求分为水量、水质两个

  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应分析其不利影响,比如水土保

  持对于径流的削减到底有多少,黄河泥沙减少的不

  20任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及顶层设计思考利影响有哪些,如何应对,均应系统统筹。2.

  2注重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理中充分考虑植物措施、微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对

  水污染的作用,把水污染、水安全、水文化、水产业系

  统统筹考量。把传统单一水安全治理与“生态护

  建国以来,黄河流域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取得了

  长足发展,流域内GDP占全国的14%⑷,黄河上游修

  建了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水电能源最集中的龙青

  岸、海绵开发、滞蓄并用、污染治理、确权管理、景观

  文化”等措施结合,以生态防护调度为目标,在产业

  段开发基本完成,三盛公、青铜峡、沙坡头等水利枢纽

  为沿岸灌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但从国家对黄河流域产业布局来看,黄河流域仍然以农业和

  政策引领下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黄河下游生态

  廊道综合治理概念见图3。基础能源产业为主,黄河仅相当于全国河川2%径流

  量的占比,却承担了全国15%耕地、12%人口及多座

  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任务⑸,高耗水农业约占总用水量

  的65%?75%,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9,流域

  内分布“鄂尔多斯盆地基地、山西基地”两大能源基

  地,其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占全国

  一半以上,高耗水、高污染问题仍然存在。可喜的是,

  在朱显谟院士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治理28字”方针

  (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

  岔、草灌上坡下坬⑹)指导下,我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

  成效显著,该方针不仅是海绵城市理念在黄土高原的最早应用,同时是把水土保持与产业发展、人民生活

  提高联系在一起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只有以产业高

  质量发展为引领,才能实现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战略目标。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塬面雨洪资源村社

  高效管理集中收集利用技术、“高效净化型庭院经济

  式”管理利用模式、生态水箱式道路雨洪资源的综合

  试点地⑺,淤地坝、集雨窖、箱等多形式联合调配,把

  水土保持与雨洪利用、新型农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研究为例,应首先推

  进水安全治理与沿线产业的融合,应按照黄委提出

  的“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三滩分区治理”

  原则进行水安全治理,结合张金良提出的“高滩三

  带(水、生态、防护林)生态综合治理、二滩高效生态

  旅游观光农业、嫩滩亲水湿地公园”思路⑻,给黄河

  下游生态廊道两岸打造绿色生态基地,结合岸线保

  护与利用规划、两岸现有产业布局及土地利用规划,发展滨河商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把产业、人居生活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在综合治理思

  路上。其次,同步推进水污染治理,按照“正本清

  源、雨污分流”的思路,持续做好沿线城市、农村工

  农业、生活污水处理,重视畜牧业、矿产业水污染治

  理,把水污染治理纳入综合治理,开展污染源与纳污

  能力分析,在堤岸综合整治、湿地建设、生态综合治

  图3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综合治理概念图2.

  3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的畅想习总书记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笔者

  理解应该是“保护黄河流域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黄

  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黄河精神”,因此应重

  点梳理黄河流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

  精神,笔者提出“三轴两圈”文化格局的初步构想,

  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借鉴。如图4所示,黄河流域沿东西轴方向,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长城、黄河、丝绸之路3条文化轴线,此

  “三轴”可用“万里长城分内外、一条大河蕴精神、丝

  绸之路通中西”来概括。图4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图万里长城分内外: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

  关,纵横万里,绵延黄河流域的北侧,将中国划分为

  塞外、中原两个部分,长城以北为沙漠、草原,呈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

  草低见牛羊”的自然风光,与“射雕挽弓塞外奔驰”

  的游牧文化相互辉映;而长城以南则“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是典型

  的中原农耕文明。长城是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正

  统的核心文化,在与外来游牧文明斗争过程中的产

  西北水电?

  2021年?第1期21物,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

  几千年的攻防、互鉴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家国”

  融为一体的意境,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

  展现了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诗意人生的精神

  取向。黄河流域精神文化特征,呈现出与长江流域截

  情怀,是中国民族主义意识觉醒、形成的根源,与黄

  河“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相互呼应。一条大河蕴精神:这个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蕴

  然不同的气象,总体来看黄河文化所代表的“苍凉、雄浑、恢弘”成为豪迈派形成的根,与长江流域“杏

  花烟雨江南”的婉约形成对比,如豪放派词:须关西

  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

  之神,可以划分为“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天人合

  一”的和合文化精神[9]。我们现代人称呼的黄河母

  亲,在古代,更多以龙的形象出现,汛期恣意肆虐、一

  泻汪洋,人或为鱼鳖,在中国最早的大禹治水传说

  参北斗”。北方的陕西刀客、关东大汉、水泊梁山都

  中,深刻揭示了在共同抵御大自然洪水灾害中,中华

  民族从氏族部落向国家转型中民族精神第1次融

  合、统一,黄河沿线积石峡、禹门口、龙门保留了大量

  的传说遗迹,“三不过家门、股无肱、胫不生毛”的治

  水精神为大一统奠定了文化底色;而在抗战时期,“黄河在咆哮”的黄河精神又一次上升为抗战精神,

  以及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是黄河“自强不息”的抗

  争精神在近代民族主义国家创立过程的集中体现。

  而平静时的黄河确是以母亲形象润泽中原大地,孕

  育中华儿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大河两岸演绎了千百年的儿女情长,“仁者乐

  山、智者乐水”,先哲在黄河边上感悟人生,形成了

  “道法自然”、“利万物而不争”的和合文化。这两种

  黄河文化共同铸就了民族核心精神。丝绸之路通中西: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

  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同时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

  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2014年,

  中、哈、吉3国联合申报的“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既是佛教、阿

  拉伯数字等外来文化,番茄、葡萄等外来物种的引进

  之路,同时也是中国儒学文化、瓷器、丝绸等文明输

  出的通道,促成了以敦煌、长安、洛阳等为中心的儒

  释道多文化繁荣,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书画、诗歌

  荟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意趣。“两圈”分别是以西安为核心的“汉唐”文化都

  市圈,和洛阳、开封为中心的“河洛”、宋代文化都市

  圈,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明清文化圈相呼应。汉唐文

  化圈以积极进取、大气恢弘为特色,建筑风格达到了

  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给

  人庄重、大方的印象,展现了一个民族上升时期的自

  由、开放的精神取向;而宋代文化都市圈以市民文化

  兴起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建筑,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

  与黄河文化息息相关。实际水文化景观塑造中,可

  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融人性、统一性、差异性、通达性、生态性低影响开发等六大

  原则,发挥黄河等水域体在景观营造中的统一、联

  系、聚焦、分割、赋韵等作用[10],充分展现、塑造中华

  民族的黄河魂。3结语本文通过系统解读习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精神,从开展河长领导、多部委协

  同和注重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提出在顶

  层设计中应避免出现各部委“五龙治水”的割裂,并

  应重视以产业引领实现可持续的建议。同时畅想了

  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以期为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9,39(11):1-3,6.[2]

  李月成.“五龙治水”做文章[J].当代贵州,2016(06)

  :22-25.[3]

  张红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

  径[J].中国水利,2019(23):8-11.[4]

  刘昌明,田巍,刘小莽.黄河近百年径流量变化分析与认识

  [J].人民黄河,2019,41(17)

  :11-15.[5]

  张维波.论黄河水资源管理保护与水生态文明建设[J].工程

  建设与设计,2019(19)

  :270-271,280.[6]

  朱显谟.抢救“土壤水库”实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一四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01):1-6.[7]

  彭鸿,张武俊,刘顺勤.发挥淤地坝系功能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J].中国水土保持,2018(04)

  :20-22.[8]

  张金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J].人

  民黄河,2020,42(04):1-3.[9]

  董哲仁.天人合一与黄河生态保护一一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

  大会主旨演讲[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01):1-4.[10]

  任苇,益波,孙小沛,等.现代城市河道人文景观的多维构建

  [J].西北水电,2018(03)

  :1-3.

篇五:黄河流域发展思路

  

  睢宁故黄河流域综合开发设想和建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曾经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而这条古老的河流在历史上由于多次发生决口和改道,所以又给世人留下了著名的“故黄河”,即黄河故道。江苏省徐州境内的明清故黄河是黄河在夺淮入海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最具代表性的“地上河”,她从苏皖交界处的丰县二坝起,流经丰县、铜山、徐州市区和睢宁等地。其中睢宁境内的故黄河,两岸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已列入《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XXXX年XX月,XXXX曾应邀赴睢为该县故黄河流域开发出谋划策,在了解相关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我们提出了许多设想,并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开发思路和建议。

  一、睢宁故黄河及其流域开发优势

  睢宁故黄河位于睢宁县北部,地处徐连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全长近70公里,从该县双沟镇入境至魏集镇出境,流域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流经双沟、王集、姚集、古邳和魏集等5个镇、68个村,涵盖人口16万人。流经地区双沟段与观音机场毗邻,姚集段与庆安湖相接,距离主城区约30公里。

  除了占据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睢宁故黄河流域还有很多独到的优势资源。

  首先,黄河之形,精华浓缩。有诗云,“百里黄河九道弯,两个河套在中间”。睢宁故黄河,虽然只是故黄河一段,但却与我国全境黄河线一样,是天然缩微了的“黄河”。故大可借黄河之形做浓缩黄河的精华文章。

  第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徐州、睢宁等地是汉朝的龙兴之地,汉文化源远流长,是汉民族的“乡根”,堪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因此在文化方面开发潜力巨大。

  第三,一产和三产结合条件得天独厚。睢宁故黄河流域,地处黄淮海平原,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农业气候资源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区,因而从“农业”跨入“农产品商贸”以及“农产品规模化流通”领域,实现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第四,林业资源丰富。睢宁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良好,河两岸树木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虽然由于树种和气候原因,秋冬之季略显萧索,但假以树种逐步、合理调换,借势发挥,应势而为,完全可以打造一个“睢宁森林”。

  此外,流域内姚集镇果林资源、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还有富硒的庆安水库,以及“灵璧石”等,都是值得关注的资源亮点。尤其是庆安水库,在积极保护的条件下,可为故黄河流域开发提供较大助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睢宁故黄河流域,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巨大,因而该项目不应是简单的旅游片区建设,而应是流域的综合开发,具体说就是一个以旅游为主,涉及小城镇建设、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和景区打造结合、农村建设与城市化互动的区域开发综合项目。项目的开展和运作,将涉及水利、环保、交通、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因此,必须做好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真正确立切实可行的开发设想和思路。

  二、睢宁故黄河流域开发设想

  流域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国内外有成功案例可循,如德国的莱茵河和日本的琵琶湖;国内的甘肃和政县大南岔河、武汉汉江以及烟台市莱山区凤凰湖—逛荡河等,都属于流域综合开发。

  就国内的流域综合开发而言,大多是以旅游为主,并扩及社会经济领域的综合开发。甘肃和政县大南岔河就是典型案例,它涉及有道路建设、水利工程、新农村建设、沿河自然村舍整修美化、旅游农家乐、旅游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开发等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具体到本文所讲的睢宁故黄河,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设想,也可叫做项目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第一,政治搭台,经济唱戏。

  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全面研究国家、省、市在农村、农业、水利、国土、文化、农民、扶贫、小城镇、新农村、医疗、教育、国际交流、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为故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寻求最有利的政策支持。在政治搭台的基

  础上,再唱好经济这出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千方百计吸引

  “有资源的”的人和机构的眼球,并注重培育终端消费者市场。从本质上讲,策划和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挖掘资源、争取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过程。

  第二,古人扬名,今人得惠。

  如上文所述,睢宁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蕴藏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资源。因此,睢宁故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应以旅游开发为主线,打“注意力经济”这张牌,吸引游客观光游览,品味文化盛宴。但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保护上,并非简单的复古再造,一定要能为今天乃至未来的人们创造“现实价值”。

  第三,城乡互动、一三融合。

  在流域综合开发中,应前瞻性地“定义未来农村”,重构睢宁城乡关系和愿景蓝图,坚持把临空新城建设和县域城市化、小城镇建设、村镇合并和土地整理等结合起来,把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与部分富人的娱乐休闲、部分企业的商务会议活动场所的乡村化、田野化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互动;坚持把农业(粮、蔬、果、林、畜、渔)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导入结合起来,发展包括旅游度假、休闲农业、科技交流、教育培训、观光农业、养老农业、体验农业、农产品商贸流通、农业节庆、品牌农业、健康食品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实现一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第四,事件营销、节目传播。

  俗话说,东西好也要勤吆喝。睢宁故黄河流域综合开发项目不能没有营销宣传和品牌传播。因此,应尽可能多的策划和组织有利于宣传和传播的活动事件,最好能涉及社会、经济、旅游、名人、赛事等多领域,努力做到让旅游者也是参与者,让产业者也是表演者,让居住者秀生活状态,让来访者展示才艺,最大限度的消费时间(Killtime),收获感动和友情、自信和健康、荣誉和尊严,从而为各类媒体提供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传播内容,乃至于与媒体携手共同制作栏目和节目,通过事件营销、节目传播,塑造积极形象,实现品牌效应。

  睢宁故黄河形似“黄河全境之形”,处汉朝龙兴之地,坐拥“汉之以降的深厚文化渊源、典故、底蕴”,兼具当今睢宁人奋发图强、奋起直追的振作精神,又恰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际,涵盖“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和谐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等诸多时代主旋律命题,所以可用于睢宁故黄河流域

  综合开发的策划元素相当丰富。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经典项目,造福于当地人民。

  三、睢宁故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具体思路和建议

  在具体操作思路上,我们认为,睢宁故黄河流域综合开发有两种定位可以考虑:

  第一,缩微黄河看中国。即在空间上缩微黄河流域国土,在时间上扩展民族渊源。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因而可以确立“昨日之辉煌、今日之奋发、未来之畅想”这一主题思想;

  第二,汉之龙兴盛地、今之龙腾盛世。即通过浓墨重彩书写汉之文化、汉之精神、汉之影响、汉之复兴,进而借以汉之风骨彰显今人之志,穿越历史,对话古今。

  但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方向定位,我们都应考虑如下概念内涵:

  (1)旅游国际化——了解黄河、了解中国,了解汉朝龙兴之秘;

  (2)度假功能化——商务、医疗康复、会议培训和赛事之功能;

  (3)景区舞台化——打造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大舞台;

  (4)活动赛事化——打造多个各类人才“争雄称霸”的大平台;

  (5)农业产业化——休闲、特色、规模、有机、流通……;

  (6)农村庄园化——农业地产、庄园经济……;

  (7)农村城镇化——村镇建设注入文化内涵和规模效应;

  (8)城市国际化——临空新城要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精品城。

  由此,我们提出了三个核心概念,即大河之舞·大汉传奇有遗风(古韵);大河之舞·龙腾盛世耀中华(今世);大河之舞·临空新城谱新篇(明日)。进而在此基础上从以下10个方面提出具体操作建议,以供商榷。

  (1)大河之舞。赞助创造一出以汉文化为主要底蕴和内涵的舞台剧,全国,乃至全球巡演,进行文化营销,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具体有

  “大河之舞”露天剧、“舞动乡村”现场秀、“汉武铁骑”军演秀、“军营生活”体验秀等形式可供选择。

  (2)大风之歌。支持创作中国风、民族复兴类歌曲,改变并弘扬“汉乐”文化,在风格上追求豪迈情怀,通俗易懂,便于大众传唱。具体有“大风之歌”主题音乐、“大家来唱”现场秀嗓、“黄河的咆哮·民族的呐喊”合唱城市PK赛、情景音乐景区等形式可供选择。

  (3)童画森林。依托故黄河两岸茂密之树林,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局部规划和完善,打造“睢宁童画森林”。从而开展现场童画PK赛、森林童话城、儿童职业扮演体验基地、儿童节郊游目的地、儿童农业教育体验基地、童子军训练营等具体活动项目。

  (4)楚汉争霸。举行以象棋为主,兼顾围棋、五子棋、跳棋、扑克、钓鱼、厨艺等各类智谋赛事,与各类媒体协会合作,与联众游戏、新浪围棋合作举行网络和网下选拔比赛。在具体操作上,注重参与式、功能型、情景化运作,可开展棋王争霸赛、楚汉争霸参与式现场情景表演秀(即时培训+现场表演PK)、黑白世界民间大师赛、干扰(障碍)钓鱼大赛、扑克王赛事、“食从天降、天随人愿”厨艺大赛(跟酒店、厨艺学校合作)、睢宁旅游餐厅PK赛等。

  (5)黄河故道。开发和建设文化黄河漫步道、沿河自行车赛事跑道以及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等。让来访者参与,体验,感受,享受,尽情收获惬意和满足。

  (6)影视基地。寻找投资者,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做好古遗址恢复和仿古建筑群建设,推动打造汉朝文化影视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发展独具魅力的文化产业。

  (7)农贸商城。依托黄河故道现代农产区,打造农产品网上网下流通基地。

  (8)新城市。依托毗邻机场交通优势,打造临空新城、临空产业园区和国际经贸平台等。

  (9)新农业。依托优越气候条件和水利条件,发展花卉苗木、果蔬林牧、银谷养老、立体渔业等。

  (10)新农村。做好基础设施和配套,发展企业庄园、文化村舍、小城镇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睢宁故黄河流域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效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睢宁故黄河流域资源,对改善这一区域生态环

  境,促进河流两岸经济发展,促进新城市、新农业、新农村建设,以及弘扬黄河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等,都具有十分宝贵的意义。

推荐访问: 黄河流域发展思路 黄河流域 发展思路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