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启明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2022年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时间:2022-08-22 21:05:04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3篇

第一篇: 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打造廉政文化走廊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反腐倡廉,单位积极建设廉政文化走廊,精心制作了10幅廉政警示语、廉政格言,悬挂在办公大楼走廊两侧墙壁的醒目位置,使广大职工切身感受到廉政文化气息,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第二篇: 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礼义廉耻:道德约束的千年风景 ——历史学家卜宪群说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故宫乾清宫“正大光明”匾,象征着封建统治者对“言行正派”的推崇

现实中的反腐形势正如火如荼,考察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尤其是廉政文化,以古为鉴,我们或可把握现实中的一点一滴。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没有相应的政治和政治制度产生,廉政文化也就无从谈起。由于 廉政文化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紧密相连,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廉政文化的产生道路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研究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廉政文化也要注意它 的特定含义,不能作简单的解释和比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告诉记者的这句话,既是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客观叙述与评价,也蕴含着廉政文化的 历史镜鉴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这一重大课题的主持人,卜宪群对记者说,这一课题正是以宽广的学术视野来观照中国廉政文化的缘起与发展。

  “六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核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产生时间很早。文明诞生之初的氏族首领已经注意到了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卜宪群介绍,《尚书·尧典》记载帝 尧为政“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以及要“敬授民时”,其思想涵盖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多层次含义。《尚书·皋陶谟》中提出的所谓“九德”,也 主要是针对为官者的素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皋陶谟》中表达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渊 源所在,也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的深层次价值观,是古代廉政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

随着国家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完善,廉政文化的内容也日渐丰富。三代(夏、商、西周)王朝的更迭使统治阶级认识到“天命”无常,要保持统治的长久就必须 把剥削和压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必须对被统治者“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人们所熟悉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夫民,神之主也”等等 言论就是“民本”思想触动统治阶级政治神经后的感慨,也是三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产生的深层文化意识之一。

卜宪群认为:“三代对贪贿的惩处是否都出自于民本思想的价值观,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但以条规刑律对贪加以惩戒,这是在以往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廉政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家、思想家们关于“廉政”问题的思考多姿多彩。齐相 晏婴说:“廉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婴还与齐景公专门讨论过“廉政”问题。一次,景公问晏婴:“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婴对 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意思是廉政能否持久,关键在于各级官吏能否做到坚守美德,出污泥而不染,做廉 洁的表率。

这个时期廉政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首推法家的廉政文化学说。法家从人具有贪欲的天性出发,既主张从制度上设官分职,加强监督,防止腐败的产生, 也主张从道德的层面对包括君主在内的各级官僚进行教育。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心不偏党 也。”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管子认为:“国有四维”,即礼、义、廉、耻。他还说:“欲民之有廉,则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 也。”

卜宪群就此评价:“法家的廉政文化思想较之以前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不仅春秋战国之际列国的廉政制度、廉政教育乃至官吏的廉政行为的深层次价值观念在法家思想中大都可以寻到踪迹,而且整个封建时代的廉政文化也都无法回避法家所奠定的基础。”

  君子之道:思想家心中的最高标准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大体包括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廉政思想文化建设和廉政社会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战国秦汉以降,廉政建设由原先的道德追求向制度层面 转化,国家围绕如何在政权体制中反腐倡廉作出了许多精密的设计,并在法律法规、监察监督、行政管理上得以体现。由此,廉政设计和建设也成为古代政治家的政 治理念之一,这种理念既是廉政制度文化推动廉政制度建设的反映,反过来也丰富并发展了廉政制度文化的内容。

卜宪群介绍,所谓廉政社会文化建设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统治级通过政治宣扬在全社会倡导廉洁为政的社会风气。被统治阶级确立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 想,对古代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儒家经典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思想,由孝推及忠、廉的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的思想,使廉 政文化中的若干因素普及到社会中的个人和家庭。

第二,社会大众形成的舆论监督。在中国古代廉政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舆论构成了廉政文化的独特内容之一。这种舆论表现为社会大众自发地对贪官污吏的鞭挞和对廉洁为政者的歌颂。如东汉末年太学生奔走呼号,揭露腐败政治。

第三,各种旨在惩恶扬善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古代的民歌、民谣、诗赋、小说、绘画、雕塑、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中,都有丰富的廉政文化内容,它们在社会中的传播,有力推动着整个社会廉政氛围的形成。

“廉政制度文化、廉政思想文化和廉政社会文化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彼此相互推动,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卜宪群说。

  高薪养廉:中国古代的廉政尝试

中国历史上职业化的官僚队伍自战国以后建立,为保障这支队伍的高效运行,廉政制度建设不可缺。我国历史上的廉政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官吏选用与管理制度中的廉政保障制度、监察与权力制衡制度、乡论及舆论监督制度、奖惩与养廉制度等等。

卜宪群评价,群众的“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这是一种智慧的认识。我国历史上注重以民众的舆论来监督官吏的廉政行为,此 举逐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将其吸收到廉政制度建设中来。自汉代开始,个人家庭孝悌等伦理行为,勇敢、节俭、廉洁、济贫、正直等形成的地方声誉,是国家选 拔官吏时的重要参考,这在当时称为“乡举里选”(《后汉书·章帝纪》),这些舆论又称为“乡论” (《后汉书·陈寔传》)。东汉后期规定,州县官治理不善,老百姓给他们编“谣言”者,一律免官。我国历史上有风闻奏事、举报,自汉至清普遍存在,是廉政管 理的一个有效办法。

奖廉制度既有行政制度也有法律制度,是保障官吏廉洁从政的方法之一。历代都有对廉吏的褒奖制度,考核优秀者将获得升迁、超迁、增秩、赐爵、赏金、画像、立祠、下诏书表扬、死后谥号评定、追赠荣誉官职以及上朝特殊待遇等表彰。

俸禄与廉政的关系是历史上官吏管理的一个经常性的话题。汉代就有很多人抱怨俸禄不足,特别是低级官吏。汉宣帝自己也说,这些小吏很勤劳,但俸禄太 薄,让他们不侵吞老百姓,难呀!东汉开国后就着意提高了俸禄。北魏初期,官吏基本没有俸禄,贪污成风。一个人单身去做官,回来时满载而归。孝文帝太和八年 (公元484年)正式制定了班禄制度,给各级官吏发放固定俸禄的同时,制定了十分严厉的法令防治贪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

北宋及清朝也试行过高薪养廉制度,不过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推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清朝文献通考·田 赋考四》),但是养廉银京官没有,后虽有补贴,仍大大少于外官,京官向外官的索贿由此半公开化。后来养廉银的发放也因国家财政亏空等因素遭到各种克扣,贪 贿之风仍在盛行,重蹈了北魏的覆辙。

如果“只知有私不知有公”,“豪奢逾度”,再多的薪水也不能振作吏治。

  家国同构:从理想到歧路

廉政意识与国家意识分不开。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宗法血缘关系残留严重,并且血缘与政治的关系很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后,也没有彻 底打破这种关系。而历代统治者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个特点大力宣扬“孝亲”、“忠君”的“家国同构”观念,从这个角度培养、教育官吏的爱国意识,而这种意识对 于官吏的政治行为又有深刻的影响。

家国同构意味着个人、家庭与国家紧密相连,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 家,家之本在身。”指出了身、家、国三位一体的关系,并特别突出“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个思想同样体现在儒家思想的诸多著作中。如《礼记·大学》 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家国同构使政治权力制约和血缘关系的道德制约实现双向互动,加强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维持社会稳定。《孝经》既强调父权又强调君权,使“事君”与“事亲”完美结合。按照这种政治伦理,“事亲”与“事君”一致,“事家”与“事国”一致。

卜宪群评价,在家国同构政治伦理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官吏,其中也有不少人很自然地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己任,将自身的行为与家庭、宗族、国 家的前途相联系,把孝和忠、廉完满地结合起来。而国家也希望通过旌表个人、家庭、宗族的方式来激励为政者养成高尚气节,廉洁从政。

家国同构究竟如何体现?《论语·子罕》中宋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汉书·苏武传》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盐铁论·备胡》更是明确声称:“天子者,天下之父母也。”《后汉书·傅燮传》载其上疏原文:“臣闻忠臣之事君,犹孝子之事父也。子之事父,焉得不尽其 情?”

家国同构迎合了历朝历代“天子”“私天下”的思想本质,中国古代王权下的廉政文化的实质本来就是维持统治集团、官僚阶级的利益,几千年中国历史就是专制者因专制上台又因专制垮台的死循环。

第三篇: 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附件:

论文格式样本

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

党组织战斗力

论文作者:

联系电话:

写作时间:

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

党组织战斗力

摘要: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结合自身实际,把握 “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特色性”等四性,就能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人心,就能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具活力和战斗力,为四个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廉政文化 党组织 战斗力 意义 探索

引言:“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易经》,“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文化”从诞生以来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的社会功能,把“廉政”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是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是拒腐防变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设立了多个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联系点,创作了一批廉政主题精品力作,对社会风气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要拔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使廉政文化渗透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凝聚民心、弘扬正气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意义

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反映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于文化的新认识。建设廉政文化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需要。包含廉政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引导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廉政文化是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党员干部进一步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助于坚决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廉政文化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大力发展廉政文化,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占领城乡文化阵地,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图谋和来自方方面面消极腐朽文化的侵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够为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条件。

2、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客观需要。廉政文化具有先进性的属性,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能否保持先进性,不仅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而且要看党的各级组织能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还要看党员的思想行为能不能体现先进性。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廉政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党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廉政文化具有先进性和群众性,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党的先进思想和党员的模范行为,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作用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内心世界,润物细无声,对广大党员保持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起到引导、渗透和推动作用,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党员形象,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能不断开创党风正、民心顺、国家兴、事业旺的新局面。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宣扬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等价值取向,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促进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激浊扬清的作用,有利于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引导领导干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实践探索

1、丰富教育内容,营造良好氛围。廉政文化建设是一场生动的实践,必须付诸于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设计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活动,以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引领党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广大职工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

2、坚持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水平。廉政文化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我们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路子。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五个一”:即讲一次廉政教育党课、开一次廉政文化座谈会、办一次廉政文化歌曲合唱、组织一次廉政文化教育片观看、举行一次廉政文化演讲比赛。

3、注重统筹结合,促进协调发展。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坚持以统筹的理念来谋划、以结合的思路来拓展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建设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焕发生机和活力。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格局来部署和展开,紧密联系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发展要求,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学党章、学先进,开展理想信念、党纪条规专题教育等形式,引导他们模范遵纪守法,在各项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基层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思考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基础工程,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我们认为,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实践中,要注意把握 “四性”:

第一是把握思想性。廉政文化必须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突出廉政主题,把廉政思想扎根在全社会,扎根在党员干部的灵魂深处,从而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第二是把握艺术性。廉政文化要发挥文化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要打造出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品位的廉政文化精品,这样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励人,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充分体现廉政文化的艺术魅力。

第三是把握创新性。要不断创新廉政文化的载体,赋予廉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干部群众乐于接受,易于入脑入心,使廉政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第四是把握特色性。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注重把廉政文化与地方文化、乡土特色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乡土气息,使廉政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能结合自身实际,把握 “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特色性”等四性,就能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人心,就能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具活力和战斗力,为四个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推荐访问: 典故 古今 廉政文化 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古今廉政文化人物典故30例 关于廉洁文化的历史名人典故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