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启明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融媒体时代下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全文)

融媒体时代下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全文)

时间:2022-08-10 16:05:03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融媒体时代下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融媒体时代下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全文)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6篇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篇1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策略

摘要: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出现了转型,受众开始从报纸、电视等媒介向新媒体转移,出现了电视新闻发展受阻的情况。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把握新技术实现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就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环境入手,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导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且从改善发展模式、融合新媒体、打造公信力品牌等角度入手,探寻了电视新闻编导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电视新闻;
编导;
创新

绪 论

在网络技术不断革新、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受众对新闻等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转变,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上的新闻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化需要。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受众能够自己成为记者、自己编辑与传播新闻,另外新媒体集合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能够实现声音、图像与文字的集合,更得到了受众的欢迎。

在新媒体得以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电视新闻在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出现了受众数量减少、真实性下降、制作质量降低等不利的趋势。因此,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实现对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成为行业与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面临的新环境

电视新闻的编导具有形象的视觉效果、强大的现场感与真实感,能够使受众获取最为广泛、可信的信息。在电视新闻编导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客观环境出发,把握发展趋势,这样才能避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行业的衰退,保持其生命力与发展动力。

(一)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影响电视新闻编导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后者必须要保证与所处政治环境的高度契合,准确把握并且顺应这一环境的发展与变化。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2015年3月召开),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认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应该依托于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灵活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媒体技术的支持,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变。另外,伴随着总体方针的转变,我国就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运用推出了更多的政策支持。面对这一政治环境,电视新闻编导也应该制定出积极的应对政策,以跟上大环境的步伐。

(二)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的现状、总体趋势与电视编导之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联系:首先,在经济水平日益发展的推动下,电视新闻所处的媒体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一般会转向完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金融行业广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对这一项技术的运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逐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完善。

另外,电视新闻本身就具有传播内容丰富的特征,必须要兼容天下事,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转型,电子商务行业成为了经济发展推动中的新秀,也成为刺激消费的新热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新闻提供了支持。对此,电视新闻编导应该把握经济、新媒体与其之间的关系,促进电视新闻与经济环境的融合,提高舆论的开放性。

(三)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对电视新闻编导行业的影响极为巨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成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变革也极为明显。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呈现出了数字化、大众化、互动化等多个方面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文化在传播途径上的限制。

在这一环境下,文化的交流互动更加开放。但是,新媒体文化环境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具有缺乏真实性、碎片化较为明显的特征,这也成为了电视新闻编导行业发展的着力点。

(四)技术环境

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的电视新闻编导提供了有利的技术环境,能够实现传播技术、新闻获取技术等多个方面技术的革新,对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宣传技术上,电视新闻编导可以使用APP客户端或者是pc端,使得信息能够在客户联网的状态下得到广泛传播;
另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双向互动,让受众在广泛获取信息的同时,实现了与电视新闻编导的交流。因此,电视新闻编导应该灵活利用手机客户端、网络等技术的优势,实现电视新闻的高速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

受众对新闻获取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新闻强调“新”,因此受众一般希望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取一手信息。相对于电视等传统媒介新闻而言,新媒体利用了网络及时性的优势,提高了新闻在传播上的速度,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而电视新闻则需要经过采集、制作、编辑等多个环节才能传播,且还有播出时间上的限制。因此,目前受众会倾向于选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去获取更新的新闻消息。

例如2013年7月6日在美国旧金山发生了韩国亚洲航班降落失事事件,国内的微博、微信在短时间内就对这则新闻进行了跟踪报道,并且从场景、经历者心情等多个方面入手,而国内电视新闻在这则新闻的报道上则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二)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在新闻获取上的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在新闻获取上的个性化需求。首先,传统的电视新闻虽然采取的是声画结合的方式,但是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信号所传输的信息,而新媒体则可以让受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选择感兴趣的咨询或者是新闻信息。

另外,年轻受众使用手机与电脑的用户正在不断增加,只需要动动拇指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实时信息。而这些年轻受众也成了新媒体新闻的“自由编导”,能够综合利用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手段,通过微信、微博或者是实拍等多种方式编辑、转发新闻。另外,年轻受众更能把握新闻热点,这也是传统电视新闻受众大幅度减少的原因之一。

新媒体所依附的互联网环境本身就具有互动性,能够实现受众与受众之间、受众与新闻编辑者之间的高效交流。在这种特性的影响下,受众发表自身观念、提出建议的心理需求得以实现,这也是这种传播方式具有人性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另外,很多新媒体的客户端还注重迎合受众的心理体验,在阅读体验、分类信息、自主性设置等方面做出了很多人性化的设计。例如网易的手机新闻客户端自上线以来,就针对用户体验做出了诸多改革:在阅读界面上,用户可以自己设置字体、字号;
用户可以自由设置图片模式、离线下载,以应对wifi或者是蜂窝等不同的网络环境;
用户可以自主订阅自己感兴趣的模块,节省了搜寻的时间。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的新机遇

(一)拓宽信源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媒体等为电视新闻编导过程中信息的搜集拓展了新的途径,极大地拓宽了信源。在这一背景下,新闻采编不再仅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专项工作,普通人也可以利用文字或者是影像等对新闻现场进行及时地跟踪与记录,并且上传到网上供其他人所分享。而传统电视新闻的采编人员既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与电子等方面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产量;
同时也可以在把握新现有资讯和信息、新闻的基础上,对新闻进行采集,弥补传统媒体在实效性、丰富性、多样性等方面与互联网存在的差距。因此,新媒体时代也让电视新闻编导的信源与信息更加丰富。

(二)技术融合

技术的进步为电视新闻编导在信息传递上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实现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效率的提升以及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电视新闻应该作为新技术、新媒体的忠实追随者。目前,各大电视新闻媒体也提高了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同时还有部分电视新闻拥有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确立了向全媒体方向转型的发展战略。

另外,客户端软件、RSS、电子邮件、手机报、手机电视、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是平台也成为了电视新闻编导过程中可利用的先进技术,对于实现传统技术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电视新闻编导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打破惯性思维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电视新闻编导所获取的信息更多,编导过程中的思维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对电视新闻的开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下,电视新闻编导会从狭窄的思维与视野入手制作、编辑新闻,长久以往不仅会造成新闻编导的消极情绪,同时也会造成观众的反感。

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编导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某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与思考,实现在原有思维基础上的创新发掘,从而发挥新闻在展示事件真相上的全面性、深度性。

四、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媒体融合,重塑电视新闻编导的发展模式

电视新闻要想维持其自身优势,必须要对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对此,电视新闻的编导必须打破“只此一家”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与电视直播等新模式。

在新媒体渠道的利用与交互上,电视新闻在编导的过程应该进一步拓展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增强信息源,并且丰富新闻内容的内涵,提高新闻的及时性。对此,电视新闻编导应该灵活利用新媒体来传播附加信息,实现信息传播的进一步放大。另外,电视新闻还应该学会“放手”与“合作”,例如电视新闻可以提供给网络同步播出权,不断提高电视新闻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加强新闻信息的二次传播,并逐步提高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知名度。

其次,电视新闻可以充分运用电视直播的模式,提高、开发电视新闻在编导上的原创性,真正实现第一现场、第一传播,并且加强对具体事件的事实关注,这样才能加强对受众的吸引力。例如在2009年10月24日,湖北省荆州市出现了两名十三岁男孩落入水中,十几名长江大学学生见义勇为、下水救人,最终有三名大学生不幸牺牲的事件。荆州市电视台当时只是将这则新闻上传到中央电视台,并没有做重点且详细的报道。而央视的新闻频道在获知这一新闻以后,从弘扬正气的角度出发,在晚间新闻时段进行了持续性、后续性的直播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直播性的报道模式就值得电视新闻去借鉴,也是编导发展模式重塑的有效途径。

最后,电视新闻应该提供观众参与的服务,充分借鉴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模式。;
例如,电视新闻可以提供给观众参与发表意见的平台,这样可以提高观众收看新闻的趣味性,满足观众的表现欲望,也能够让电视新闻编导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与观点。对此,电视新闻可以采用手机短信、拨打电话、微信微博留言等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意见发表方式,进一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韶关电视台在2014年9月份就在《民生关注》中发布了一则2岁女童被猪油烫伤的新闻,得到了记者微信朋友圈的大量转载,并且掀起了全城救助活动,这也是电视新闻公信力得以提升的表现。因此,电视新闻应该努力通过新媒体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积极塑造良好的公信力品牌。

(二)遏制虚假新闻,提高电视新闻公信力

权威性与公信力是受众收看电视新闻的重要因素之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记者”在工作职位与人群上的局限,但是受众只能从短、平、快的零碎信息中了解到事情的一面,存在着以偏概全、看图作文、肆意猜测等情况,缺乏消息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因此,电视新闻编导在新媒体的挑战下,应该明确自身在新闻传播角色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新闻的真实性。

在真实性的维护与虚假新闻的遏制上,虽然新媒体拓宽了电视新闻的信源,保证了新闻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但是诸多“公民记者”所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失真性,甚至有的就是虚假新闻。碎片化、缺乏规范操作以及虚假性的信息难以保证新闻的质量,这不仅影响了受众,同时还会对电视新闻的编导造成影响,有的电视新闻编辑为了掌握一手资源,未经核实就利用了这些信息。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电视新闻在编导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把关人,剔除不真实的信息,在编导与引用的过程中需要以权威的、官方的信息或者是社会调查结论为准,并且对调查对象、事件、地域等信息进行详细说明,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保持自身的权威性。

另外为了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度,在编导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保证新闻事件在各个细节方面的真实程度,并且对其发展进行及时跟进,对其背后隐藏的真相进行深入且真实的剖析;
其次,应该确保播放图片、视频的真实性,不能利用新媒体上的关键片段或者是进行恶意剪辑来误导群众,而是应该将当时的新闻图片、场景、镜头以及人物采访的声音都真实地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提高观众对新闻的信任程度。

(三)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电视新闻编导的深度

电视新闻应该树立营销的理念,即将受众作为服务的购买者与消费者,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与市场的发展,注重良好形象的树立,在所定市场之后,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视新闻的长远发展。

另外,电视新闻在编导与品牌形象树立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做到细分市场,还应该通过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性来发挥更大的优势。这是因为现今的新媒体虽然在新闻传播上较为快捷,但是手机信息、网络信息的篇幅较为简单,缺乏生动性,不能满足对新闻信息有着深度需求的市场,同时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一种“信息速食”的现象,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对此,编导应该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在内涵与分析上的深度性与专业性,利用自己在深度新闻报道上的优势,深入揭露、持续跟踪某一个社会现象,从而弥补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上的不足,展现自身在新闻报道上的优势。对此,电视新闻应该多开展主题调查与分析类型的新闻模式,借鉴《焦点访谈》节目在新闻深度报道上的成功经验,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的市场占有率;
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应该有机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向新媒体平台发布求援信息,提高信息的充分性与说服力。例如在2015年11月26日的《焦点访谈》中就对“我妈是我妈”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报道,并且在微博上发布了线索征集。

结 论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发展虽然为电视新闻带来了重重挑战,让后者重新思考了受众的覆盖、公信力的提高、技术的灵活利用等问题,但是新媒体也让电视新闻的信源、信息内容得到了风度。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正确面对现有的环境,有效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与网络信息技术,灵活发挥自己的公信力、权威性,在加强与公众互动,打造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实现电视新闻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董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13,02:6-12.

[2]武瑾,王亚红.试论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应有之义[J].新闻传播,2015,02:38-39.

[3]郑文锦.看不见的虚假——新媒体情境下电视新闻隐性失实成因及其防范[J].东南传播,2014,08:148-150.

[4]王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突破[J].青年记者,2016,14:48-49.

[5]李胜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发展观察[D].安徽大学,2016.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篇2

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
作者:赵文华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06期

        摘 要 媒体新闻传播业在如今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为了适应形势,新闻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努力在技能的全面性、采访的时效性、内容的趣味性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全力打造创新意识强、报道形式新、传播速度快,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文章就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如何应对与创新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新闻采访工作;
应对措施;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6-0163-02

        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全球的媒体发展。过去人们只有通过报纸、广播与电视才可以知道发生在各个地方的重要事件,而如今通过手机、电脑、网络等便可随时随地获得新闻信息,媒体新闻传播的渠道拓宽了,传统媒体新闻采访工作也面临着较大

        挑战。

        1 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渠道接收一系列的信息,而信息的传递又由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进行处理与整合,最终被人们接收。

        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接收方式简单,保证其时效性。尤其是国际快讯的播报更是体现了新时代媒体的时效性。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带来的束缚,给媒体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改变,从而得到了新闻界的重视也成为了整个社会所讨论的话题。

        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过于单一,对其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传统媒体多以报纸的形式进行传播,但是新媒体时代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人们只要有网就可以轻松的获得资讯等媒体信息,所以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报纸这种传统的媒体方式依赖性减弱,而且携带不方便。可以说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应的记者“传统”的新闻采访工作也必须在报道形式、报道角度、报道时效、报道手段等诸多领域努力跟进,实现创新。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篇3

全媒体时代典型宣传创新策略

典型宣传历来受到重视,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新媒体对人们接触和选择信息的方式形成了猛烈冲击,对典型宣传的开展提出了诸多新挑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典型宣传需要与时俱进,在传播手段、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建立新的操作原则,以与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开展全媒体传播,扩大典型宣传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传播渠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全媒体传播应运而生。全媒体传播是指“综合运用各种媒介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等,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的具体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多种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①

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全媒体传播不再受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手段的限制,而是能够突破现有各种媒体形式的局限,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聚合在一起,实现信息传播平台的全面覆盖,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构建多落点、多形态的大传播体系。

将全媒体传播模式引入典型宣传中,就是要借助其“兼容并包”的特点,使典型宣传从单一媒体、单形态的运作转变为多媒体、多形态的运作,通过各媒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媒体的联动传播,从而扩大典型宣传的传播范围,促使典型宣传传播效果叠加和放大。同时通过全媒体传播模式的运作,拓展典型宣传的表现方式,使典型宣传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从而满足受众对信息全面接收和感知的需要,进而大大提升典型宣传的影响力。

当然,全媒体传播并不是多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以各种媒体表现手段为基础促使不同媒体互相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传播体系。而要促使各为独立系统的各种媒体形式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形成有机组合并产生质变,精心的策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策划,各个媒体平台才能通过有序的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运作、互为补充,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进而才能够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和各传播媒体的特点,制作出可以产生最佳传播效果的信息,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篇4

融媒体时代下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研究
作者:杨晓艳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9期

        摘要:长期以来,经济新闻留给读者的都是“专业、呆板、数字、乏味”的印象,经常会出现业外人看不懂,业内人不愿看的现象,难以激发受众的兴趣。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经济新闻报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要想转变这一状况,经济新闻报道必须用符合时代需求的理念来迎合受众,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对策,以期推动经济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融媒体;
经济新闻报道;
创新

        近年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移动新媒体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各类新媒体的崛起,一些新兴行业占据了市场的主体,这给经济新闻媒体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与过去相比,当前经济新闻报道的受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行各业的人士都成为了经济新闻报道的受众。因此,这就要求经济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实用性、信息性、服务性于一身的经济新闻报道,努力做到不断创新报道的形式,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为新闻市场提供更多优秀并且有价值的信息[1]。

        一、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对策

        (一)专业化与大众化并重,建立专家型采编队伍

        经济新闻报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专业化,“专业化”既包括新闻信息选择、发布与提供的专业性,也包括新闻信息分析的专业性和信息服务方式的专业性。因此,经济新闻的报道要注重平民化的视角,在生活化、可读性、社会化、趣味性上面下功夫,既强调专业化又注重大众化,从而激发受众兴趣,更好的被受众理解与接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资讯、财经新闻等经济有关的新闻报道,因此对于经济新闻专业采编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新媒体背景下,更加注重信息的时效性、速度性和权威性,这考量着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专业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到不仅具备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还要具备较强的多学科经济专业知识,努力成为一名“全能型”的新闻采编人员。除此之外,要保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向观众传达健康向上的新闻,呼应时代的主旋律,迎合观众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篇5

融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及策略

李帅

【期刊名称】《记者观察:中》

【年(卷),期】2019(000)007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短视频迅速发展,受到广大受众群体的青睐。短视频在各种网络媒体平台上播放,其制作和播放门槛偏低,以及自身传播特点与大众短平快阅读习惯的结合,是短视频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一些短视频内容质量不高、交互性不强、审核不到位,直接影响着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行业应坚持内容为王,提升视频内容质量,强化审核,从而净化行业环境,吸引更多受众。本文通过对融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希望能推动短视频行业的更好发展。

【总页数】2页(P.28-29)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短视频; 传播特点; 策略

【作者】李帅

【作者单位】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融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及策略 [J], 李帅

2.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短视频传播研究 [J], 罗希民

3.试论融媒体时代新闻微视频的传播特点与前景 [J], 郭邱磊[1]

4.新媒体环境下的短视频传播与发展 [J], 张丽娟

5.分析融媒体时代美食类短视频的创新与发展 [J], 邓若蕾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篇6

新媒体时代下现代企业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作者:罗虹

作者机构:北京光大永亮眼镜有限公司,北京,100086

来源:管理观察

ISSN:1674-2877

年:2015

卷:000

期:010

页码:64-65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策略;新媒体营销

摘要:新媒体以其独具特色的互动性、受众范围广及较强的娱乐性等特征对现代企业营销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企业营销还存在着新媒体营销理念缺失、新媒体营销人才缺失、新媒体营销投入不够、新媒体营销规划不足等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将战略规划与新媒体营销结合起来,从强化新媒体营销理念、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新媒体营销投入以及完善新媒体营销规划等几个方面做好新媒体背景下企业营销策略的创新.

推荐访问: 策略 公安 宣传 融媒体时代下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 融媒体时代下的公安宣传创新策略研究 公安融媒体宣传矩阵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